一定要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,不是要把里面的每个成分都弄的很明白,而是让标签上各种化学名字刺激下眼球,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,有的放矢选择吃或者不吃,吃了能想着如何去平衡损失的健康。
比如说去逛超市,想给孩子买些零食,不要只是看谁名气大,看谁包装好看而无所忌惮放进购物车,而是每拿起一个都认真看看它的食品标签,然后就会发现每一个配料表里都是一长串名字,这些名字除了米面糖油,大多都是化学添加剂,这时候心里就得打个鼓:孩子吃下这么多添加剂,这么多油和糖,这么多没有营养的高热量,会不会增加消化压力,会不会不好代谢,会不会增加肝肾负担,吃了这些孩子就不吃饭了生长发育的营养从哪里来……

看着配料表,心里打着鼓,然后改变随心所欲给孩子吃零食的态度,心生敬畏,减少吃或者尽量不吃,这就是看食品标签最大的意义。
当然我说的是食品,不是食物,不是营养素,不是保健品…这些又另当别论了,食品简单说就是食物加工后的一种方便食品,食物是天然食材,食品是食物的再加工。学会看懂食品标签,是为了选出更健康的食品给孩子吃吗?
我认为不是这样,如果要从健康角度,应该讨论的是食品吃还是不吃,而不是看食品标签后选出更健康的,因为市售方便食品极少有达到健康要求的,选择饼干还是糖果,选择糖多点的饼干还是糖少点的饼干,意义都不大,本质上依然是有各种添加剂的再加工食品,半斤八两,谁也不比谁强多少(除非配料表确实很干净烹饪方式也健康的,这种也许有,但很难遇到)。

既然如此,是不是营养标签就不用学了,反正都是不好的,尽量不吃就对了,按我的想法确实是这样。
不过生活中,总会免不了会接触它,学习可让自己心里有数,比如这一包吃下去,摄入多少热量,摄入多少脂肪,多少碳水化合物心里有个数,然后控制整天的摄入量,这也很有意义。
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很多,作为消费者,主要看这三方面:生产日期,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。

生产日期虽然很重要,但一般能放在货架上销售,日期都没有问题,顺便看一眼很简单也更安心,食品类自然是日期越近越好。
而营养成分表按照国家要求都是“4+1”的方式标注,即: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、钠,这些数据单看意义不大,结合配料表看可辅助判断配料表里各种成分的添加量,所以,看食品标签,重点就是看配料表,配料表决定了它是什么,它好不好。配料表是产品的灵魂
配料表有两大特点:
1、配料表中的所有成分,是按照添加量的多少来排列的,排的位置越靠前,含量越高,越是排在后面的,含量就会越少;
2、配料表里标注的是产品里的所有成分,不论量多少,只要往里添加就得写在配料表里,所以看配料表,能完整看到我们到底吃下去的是什么。
那会不会有厂家不写进去呢,比如有的宝宝霜为了让效果更好偷偷加激素,比如有的中成药为了让效果更好偷偷加西药。。。

确实会,真要“偷偷加”,我们肯定没办法看出来,不过一般食品不会偷偷加东西,因为没有意义,毕竟违反食品法规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做。
我自己也有做产品和包装设计,包装上每一个信息都是在法规监控下写的,配料表里标注的一定是所有成分(除非有的产品标注的不是配料表,而是主要成分或者部分,那有可能没有全部写进去)。比如这款“薯片”:

看配料表,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排在前面的量越多,排在后面的量越少,且薯片里所有的成分都在配料表里,配料表里有什么,我们吃进去的就是什么。
然后,再分析里面的成分,马铃薯和植物油排最前面,后面的全部是调味剂和添加剂,可以看出它是油炸土豆再调味而成,配料里后面那此长串的是什么呢,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,不需要个个都弄明白是什么,只需要知道它们都是调味和保鲜用的,里面吸湿剂、鲜味剂、甜味剂、防腐剂、盐糖香精味精.....都有,说明这款薯片是先油炸再加各种调味剂化学添加化而成的,也不用纠结这些成分好不好,肯定不吃是最好。
这样的配料表,能看到的是各种化学添加剂,看不见的还有土豆经过油炸后本身营养价值的损失,以及重口味刺激人味蕾后味觉神经的破坏......比如这款“某某小馒头”

配料表第一位是马铃薯淀粉,可见它跟我们理解的“馒头”完全不是一回事,淀粉+白砂糖的量是最多的,淀粉是一种精制的碳水化合物(多糖),白砂糖是蔗糖(双糖),这样的组合,基本是纯能量的糖类,高能量低营养,会快速升高人的血糖,危害健康,吃多抑制食欲(只举例部分危害)。
再看后面的成分,有鸡蛋、小麦粉、乳粉,它们的营养价值比淀粉和糖要高,但可惜含量少,少量存在无法拉高整体营养价值;再后面是糖浆、香精、添加剂(乳化剂和膨松剂)和盐,这些起调味和让产品蓬松以及更好溶化的作用。
看配料表,就能看出这个产品的营养价值、健康与否、加工工艺、味道如何了;看配料表,不需要研究每个成分的作用,而是看整体,即使里面有某些亮点成分也改变不了它“垃圾食品”的本性。
就像这个“小馒头”,虽然配料里面有鸡蛋,但它主料是淀粉和糖,肯定会快速升高血糖,常吃导致机体代谢紊乱,即使加点鸡蛋也是杯水车薪。
那如果想要知道鸡蛋的添加量到底有多少,就可以通过营养成分表辅助判断了,因为看整体配方是以糖为主,含蛋白质的主要就是鸡蛋,通过查看蛋白质含量就能大概判断出鸡蛋的添加量。营养成分表是配料的辅助分析

每款食品都一定会有营养成分表,而且是标准化标注,根据国家的要求,都是按照“4+1”原则,也就是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钠这四项必须标明含量,其他的比如钙、锌、铁、维生素等营养素,厂家可选择性标注,自愿原则,所以不标注不表示人家没有。
比如牛奶,很多纯牛奶包装上没有标注钙含量,很多妈妈就问怎么不含钙?其实不是不含,只是没标注。

营养成分表最右侧的“营养素参考值%或NRV%”,代表每100g/100毫升或每份,该项(共4+1项)含量占我们每天需要量的百分比
比如第一项能量后面如果标注了50%,表示每100g/100毫升或每份,就能满足全天需要量的50%,这个全天需要量是根据成人的需求量来计算的,如果对应在孩子身上占比更高,比如这个量成人吃可以满足全天的50%,孩子吃同样的量就能满足全天的80%(吃一份零食就能满足近全天的能量,就别怪孩子不吃饭了)。举例来说,这是前面那款薯片的营养成分表:

首先它是以每份30克的量去计算的,吃的时候要看一整包重量多少,估计下30克的量是多少,一次吃下去的又是多少。
这是薯片营养成份表,也就油炸土豆片,不看成分表也能猜到肯定脂肪含量很高,再看数据,每30克薯片就含有10克脂肪,可见一小半都是油脂,印证了猜测,看脂肪后面的百分比是17%,表示吃30克薯片能满足成人一天17%的脂肪需求。
再看最后一项钠含量,由于配料表里有添加盐,也能猜到钠含量是不低了,具体添加了多少,就可通过钠含量得出,每30克含有234毫克钠,这个量占成人全天12%。
如果是孩子呢,7~24个月的孩子每天推荐摄入量是350-700毫克左右,2-6岁推荐量是700-900毫克,我们可通过看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,有意识去控制孩子全天的钠摄入量。
其它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量是以土豆本身的含量计的,不过薯片跟土豆绝不能等同,薯片是油炸且各种调味加工后的土豆,营养价值跟新鲜土豆完全不能比。这是“小馒头”的营养成分表

可以看到,它是以每100克去计算的量,看看每包的净重是多少,就可得出每包每项营养成分的量是多少了。
前面从它的配料表看到它的主料是淀粉和糖,那么它碳水化合物肯定是很高的,再看成分表,第100克里面碳水化合物就有87.3克,这结果完全在意料之内,所以看成分表意义,主要就是配料表的佐证。
由于配料表里有鸡蛋,再看成份表里每100克含蛋白质2.8克,可判断出鸡蛋增加了产品蛋白质含量,但是量并不多(用一个参考数据大家就知道了,即使是普通面粉里,每100克也有8-12克蛋白质,而这个小馒头里面每100克才2.8克,因为淀粉和低筋粉里蛋白质量是极少的,靠加了鸡蛋才增加了一点蛋白质含量,但总体还是非常低)。
再看最后一项钠含量,由于配料表里有盐,我们也需要了解钠到底有多少,每100克含60毫克钠,不高,说明盐只是极少量添加。
但少量加不表示它是健康食品,只能说在钠含量这一项上面,它比其它含量太高的要好一些。这就是我前面说的,这些再加工食品,看单项没意义,某些成分量多点少点的区别不大,都是半斤八两,谁也不比谁强。根据以上所学,我们再分析一款常见的食品:沙琪玛。

看食品标签,重点就是看配料表,营养成分表辅助看。
配料里排在最前面的是小麦粉、精炼植物油、葡萄糖浆,可见它主要就是将面粉油炸后加糖浆调味,是一种高油高糖的零食,再后面的成分也是一些调味剂添加剂盐和香精等等,我们也不需要一个个知道它们的作用,反正都是对健康无益的添加;
再看成分表,每100克里,碳水化合物54.6克、脂肪有28.6克,这么高含量也印证它高油高糖的性质,再看它的能量每100克有2100千焦,占大人全天能量的25%了,看这些数据是让自己心里有个数,能不吃就不吃,吃了这些食品,相应的控制其它的摄入,尤其是给孩子吃要控制量,孩子长身体阶段,更需要的是新鲜的营养价值更高的食物。有没有非常健康的食品标签呢?当然有,比如纯牛奶:

配料表就只有一种:生牛乳,没有任何再加工和添加,营养成份表里有的也是牛奶本身的营养,每100毫升含有3.1克蛋白质、100毫克钙。
比如简爱的裸酸奶(没找到实物图):

配料表里只有:生牛乳和发酵菌,没了,说明它就是单纯牛奶发酵而成的酸奶,没有任何再加工和添加,营养成份表里也是纯奶该有的钙量即每100克含蛋白质3.8克,钙115克。
其他的加工食品很难看到健康清爽的配料,超市里基本没有,所以说看懂食品标签,不是为挑选出更健康的,而是给自己施加压力,给孩子买的时候多纠结一下,不要肆无忌惮去吃,它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,藏着的是荼毒孩子健康的心。
前段时间陪宸宝参加他班里的秋游,看到每个家长的行李包至少一半都是零食,并且一路上时不时塞给孩子吃,似乎很乐于看到孩子零食吃的欢快的样子,我也意识到大家可能真的太没压力了才会如此。这也是促成本文的原因。
孩子们吃的欢快,家长们交流愉快场面很和谐,但我却始终优心忧虑着孩子们的健康问题,这些零食一个个都包装很可爱很精美,可实物一点都不美,它们是导致孩子不吃饭、发育慢、龃齿、营养不良的罪魁祸首,是让孩子体质差、反复生病吃药不好元凶,希望所有家长们都重视起来,撕开它美丽的外面,看到它丑恶的本质。